上个月在工GONG门口的草坪上躺着喝酒聊天,新认识的一对情侣说着他们第二天就要离开成都回巫山生活。印象里,他们要回去做一个音乐节,双手抬起放下比比画画——舞台是面向长江的那种。听起来很开阔。
差不多也是这个季节,一年前,我和朋友曾去过一次巫山。成都出发约4h抵达,在同质化旅游的疲软里,很意外,这座山水之城给了我们一种陌生的踏实。
乘船游小三峡、逛县城博物馆、吃纸包鱼,两天时间,我们玩得很开心。想来,这样一个能游山玩水、听雨看云的好地方,周末游、家庭游、结伴游、solo trip、周边游、县城游......全方位适配各种选择和喜好,还是很值得写篇游记推介一番的。
01/
在长江上游,
走了很多上坡路
天气预报是下雨。
要是换别的地儿,爱好打退堂鼓的人的常规选择是放弃。目的地切换到巫山,朋友说:那多好,烟雨濛濛,看不清有看不清的意境,出发。
·路上的风景
之前,对这座长江上游县城的了解,存在于古诗和电影里。
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《 离思五首·其四 》元稹
巫山夹青天,巴水流若兹。《 上三峡 》李白
巫峡中宵动,沧江十月雷。《雷》杜甫
巫峡忽如瞻华岳,蜀江犹似见黄河。《 夔州歌十绝句 》杜甫
行到巫山必有诗,纵横谁似玉局老。《 游三游洞 》苏轼
一个数据,和巫山有关的诗词近5000首,作为长江中上游的一座小县城,它早早与人建立起亲切。这不,看到我写巫山游记,@牙尖儿回复:听起来就想吟诗。
而提起电影,脑子里同样闪现许多画面。章明导演的巫山三部曲、贾樟柯的《三峡好人》、电影《长江图》也曾在巫山拍摄取景。
曾会认真讨论“更喜欢山还是水”的问题,在抵达巫山时不再被想起。看见高铁站的地名牌,只会觉得,“巫”这个字,和两个打工人出门玩蛮贴切。
很巧合的是,这两年里,节假日去了好几处长江沿岸的小城玩,每次都能沿着江边走得不知疲倦,非常开心,甚至想着有天得空了,顺流直下或沿江而上,慢悠悠走上个把月应该也会很不错。
在巫山的宁江路沿岸,很长一段路都是名人雕像和诗句,边走边依次辨认,远处阴雨绵绵,云层低矮,山的轮廓清晰,江水分界。
走上一会儿,再沿着神女大道台阶直上,几百级阶梯走完,累是累,但回头一看,江风拂面,有点登高望远的畅快了。
02/
逛巫山博物馆,
乘船游小三峡
要说逛过的县城博物馆,巫山博物馆算是很特别的一处。单说地理位置,它位于巫峡与小三峡交汇处,不论昼夜,这里都是极好的观景平台。
巫山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,珍贵文物1000余件。在这里逛,可谓是十分满足好奇心。2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到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物;龙骨坡文化、大溪文化、巫文化等,皆有展示呈现。
进入最先看到的,便是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的——龙骨坡遗址出土的“巫山人”臼齿化石。不同的动物化石、石器陶器以及“巫山人”200多万年前的生活场景的展示与还原,共同构成清晰的“巫山人”图景。
如今更多见于姓氏的“巫”字,在这里也有缘起与释义。它始于商代甲骨文,本义是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。古代巫者从事的内容,几乎涵盖了举凡占卜、治病、祈祷、舞蹈、驱邪。据资料显示:古代荆楚和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巫文化盛行之地,特别是巴楚交界的巫山一带,从古至今以“巫”名郡名县,以“巫”名溪名山,与“山”俱永,与“溪”共长。
作为早期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原始文化,衍生出来的志异故事也很多。比如,关于巫山地名神女大道里的神女,有传说为其本名瑶姬,为炎帝之女,曾护佑楚民族,助大禹治水,后葬于巫山之阳,其化身便是“朝为云、暮为雨”。
而作为分布于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:大溪文化,在这里亦有丰富展示。彩陶、红陶、各种装饰纹样的器物,在注重实用功能的同时具备艺术性,体现了高超的原始艺术水准。
可以说,这里是了解巫山历史文化遗产的好地方,非常值得一逛。
·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内容与文物,等大家自行前往观赏
下午,我们前往码头乘船,游览巫山小三峡。
穿梭在由龙门峡、巴雾峡、滴翠峡组成的小三峡之间,夏日炎炎,但并不觉得热。两侧是多样的喀斯特景观,导游会沿途介绍其特点:某处崖壁上有三峡悬棺、某处山峰像什么形状、某处树林有野猴等,过程也算有趣。
虽没机会计划一个几天几晚的三峡游轮或去乘坐更local的巫山-奉节段交通船,但4个小时的时间慢悠悠站在甲板上吹风赏景也不错,博物馆+游船的一日休闲游,同样推荐给周末出游的朋友们。
03/
纸包鱼和烧烤,
还在回味
来巫山,怎么能不吃烤鱼呢。随机在江边找了家纸包鱼馆后,没想到,回程时我们还再次前往打包了一份回成都。
2斤6两的钳鱼一条,现杀现做。不一会儿,嬢嬢在锅底底部倒上一些油,提着一袋处理好的食材就上桌了,煮的过程中,和听外面的雨声差别不大。直到隔着纸看得到内部也在不停咕嘟咕嘟冒泡时,打开翻面再煮上一会儿,便可以开动了。
记得这钳鱼肉质十分鲜嫩,碎刺很少。鱼肉在酸萝卜、辣椒、大蒜等混着的多种调料里被浸得相当入味。很特别的是这里面放了大量的胡萝卜丝,吃起来还会多一丝清甜。
等到鱼肉吃完,还可以根据食量再加其他荤素菜煮。一碟泡菜,也相当清爽解腻。
作为烧烤爱好者,晚上自然也是不能闲着的。小城里夜晚安静,奔着分贝声选择的这家店,果然也没踩雷。
一大家人经营的夜啤店,刚坐下就被安利了其卤味。浅尝了热鸭头,确实好吃,很适合作为等烧烤上桌的小菜。
烧烤摊子就在门口一侧,几桌人的菜轮流烤制,吃着吃着下雨了,也就是撑个雨棚继续的事儿——四川人的松弛感就是这样日常哈。
说说味道。这家的烧烤火候掌握得很好,调料也并不过分,简简单单的炭烤味儿,朴实已是优秀。
说起来,还有点怀念这一口呢。
马上又到周末了,不知道要出门去哪里玩的朋友,这一座与山俱永、与溪共长的宝藏小城,可做参考。
你去过哪些好玩的县城吗?
欢迎留言安利
编辑、图源丨李可以
CONTACTS
找到小都
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
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 | YOU在场小红书
合作添加微信号
YOUCHENGDUDU
·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·
启远网配资-启远网配资官网-配资行业门户-免费配资炒股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